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论坛|浙江交通学院BBS|大学论坛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中国国家形象片"突破冷战思维

向下

"中国国家形象片"突破冷战思维 Empty "中国国家形象片"突破冷战思维

帖子  dupuck 周三 三月 21, 2012 5:03 pm

作者简介:张之楠,男,1974年8月出生,汉族,山东曹县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1995年7月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经济管理学院,1995年7月至1998年6月在北京林业大学工作,1998年6月任职于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期间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任副市长。2008年6月至今任职于中国行为法学会,先后担任副秘书长、副会长,并就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

(张之楠,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内容提要:元末明初的中日僧人交流,依靠宋濂的记录而保存下来。在宋濂的记载中,这个时期中日往来的僧人都是禅僧,他们一方面作为两国政府的使臣,承担了两国政府的邦交任务;一方面作为桥梁,沟通了两国间佛教和文化之间的交流。
关键词:宋濂 元末明初 禅僧 交流

佛教僧人的往来,是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元末明初因为战乱的原因,中日僧人之间的交流不如唐宋时期那样频繁和数量众多,不过仍没有中断,被称为明初文臣之首的宋濂,在著述中记载了元末明初中日僧人之间往来的事迹。其所记载的来华日僧中不乏在日本历史上影响较大者,如梦窗禅师在日本颇受镰仓幕府时期后醍醐天皇的器重;曾作为日本使臣来明的文珪禅师,也是颇受当时执政者重视的僧人。宋濂所撰的这些文章非常珍贵,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保存下了当时来华日僧的资料,后人所撰写的关于这些日僧的传记,如《补续高僧传》卷第十三《日本梦窗国师传》与《日本古先原公传》就是在宋濂这些撰文的基础上而作。
根据宋濂的记载,元末明初佛教僧人的交流、往来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作为两国政府的使臣,二是专程来中国学习佛学。第一种类型反映了中日之间的政府和贸易往来,第二种类型反映了中日之间佛教和文化的交流。

第一种类型的中日僧人,作为使臣起到了当时处于南北割据的日本与刚建立的明王朝之间交流纽带的作用,首先在佛教僧人交往的基础上,两国之间的政治、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开始密切起来。
明朝建立后,与日本的关系是从倭寇而起。朱元璋即皇帝位之后,相继消灭方国珍、张士诚等割据力量,他们的余部流亡到日本,与当地军事力量纠结在一起,不断骚扰山东沿海地区:“诸豪亡命,往往纠岛人入寇山东滨海州县。”
为了消除倭寇对沿海的侵扰,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朱元璋派杨载、吴文华一行七人出使日本,“诏谕其国,且诘以入寇之故”,诏谕中说:“宜朝则来廷,不则修兵自固。倘必为寇盗,即命将徂征耳,王其图之。”此时的日本处于南北朝时期,北朝由足利家族掌握实际政权,称为室町幕府时期。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同一年(1368年),足利义满出任幕府的第三代将军,室町幕府进于全盛时代。由于明朝对当时日本政治情况并不了解,杨载等一行七人,将朱元璋的诏谕送到了控制着博多、大宰府的南朝征西将军府将军良怀 手里。良怀对明朝的使节态度很不友好,“日本王良怀不奉命”,杀害了五位使节,杨载、吴文华被拘留了三个月以后才被放回,而且“复寇山东,转掠温、台、明州旁海民,遂寇福建沿海郡。”

dupuck

帖子数 : 154
注册日期 : 11-04-22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