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霸大讲堂看中国服装变迁史
第1页/共1页
劲霸大讲堂看中国服装变迁史
劲霸男装一直认为服饰是一个人的衣着外表,是一个人生活质量好坏的晴雨表,一个人穿着时尚、大方,反应一个的精神、生活、工作面貌,一个人可以代表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经济的好与不好,衣食足则知荣辱,每个时代经济的强弱不同,反应在人们衣着生活的不同。然而衣服的色调,花样,款式反应一个时代的经济发展趋势,当色调单,花样,款式单一反应经济落后。劲霸大讲堂一直在追逐历史下服装的变迁与人们对服装的追求,今天就让大家跟随劲霸大讲堂一起掀开这个历史下影藏的面纱。
服装的发展往往与政治的变革、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关系。一九四九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旧的生活方式的结束,与之相关的一些文化现象也随之消失,服装则首当其冲。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北京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起步时期,工人、农民的政治经济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全市人民正全心地投入经济建设工作中。这时穿长袍、马褂和西服的人已经很少了,社会风气变成以朴素为美。
中山装从50年代.开始普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款式上也是不断的变化。在人们越来越多穿中山装的同时,人们又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人民装”。其款式的特点是:尖角翻领、单排扣和有袋盍插袋,这种款式既庄重大方,又简洁单纯,而且也是老少皆宜,当时穿人民装的年轻人很多。后来出现的“青年装”、“学生装”、“军便装”等等,都有中山装的影子。
50年代初期,苏联的服装对我们的服装影响较大,如依照列宁常穿的服装设计的列宁装,其主要特点是:大翻领、单、双排扣、斜插袋,还可以系一条腰带。主要是妇女穿着,穿一件列宁服,梳短发,给人一种整洁利落、朴素大方的感觉。
50年代中期,女式服装发展得特别快,新款式层出不穷。尤其是到了夏天,“布拉吉”(连衣裙)是最受欢迎的,因为这种服装节省材料,穿着舒适,款式变化多样,领和袖变化随意,不受任何限制。
20世纪70年代,一群刚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几乎都穿着那个时代流行的蓝色服装。
曾几何时,在几亿中国人的衣柜里,绿、蓝、黑、灰等几种颜色的衣服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当时,有西方人甚至用带有嘲讽的口气将穿着不分男女老少的中国人形容为“蚂蚁”。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门打开、观念变更,中国人重新打量自己的穿着,在自我怀疑的目光中,逐渐认同穿着打扮是没有阶级性的。中国人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
揭开“红盖头”之后
在改革开放最初的10年间,关于服装的每一个动作几乎都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有人说,是皮尔.卡丹揭开了中国服装的“红盖头”。
197.9年春天,著名的法国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应邀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了一场服装表演。这场象征着中法友谊的时装表演在当时被称为“服装观摩会”。参观“观摩会”的人员必须通过审查,座位也一律对号入座,并记录姓名。尽管皮尔.卡丹已经充分考虑了中国当时的国情,但当音乐响起,露着大腿,扭胯摆臀的外国模特还是让台下的中国观众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猛烈冲击。台上衣着的多姿多彩更是与台下的一片“革命色”形成了鲜明对比。
回望整个20世纪80年代,一度引领风骚的还有喇叭裤。这种上细下宽、把臀部绷得圆滚滚的、拉链不分男女一律开在正前方的裤子在初现中国南方时,被绝大部分国人视为“不男不女,颠倒乾坤的恶物”。当时的一首流行歌曲《艳粉街》唱道:“有一天一个长头发的大哥哥在艳粉街中走过,他的喇叭裤时髦又特别,他因此惹上了祸,被街道的大妈押送他游街……”尽管如此,却似乎没有什么可以阻止喇叭裤在中国的冒险。
198.9年底,一位波兰记者访华,在亲历中国的首都北京后他撰文写道:“几年或十几年前,北京是一个灰色的城市,有人甚至称它为‘世界的农村’,人们穿着既单调又一律……如今穿着入时、欧式打扮的姑娘,使北京的街道有一种令人应接不暇的特殊美感。”
1984年,广州第一次“美在花城”时装展销会上,一名女青年撩起模特儿的裙子里里外外看了个仔细。
“只要我喜欢,没有什么不可以”
20世纪90年代,文化衫、蝙蝠衫等还曾掀起过一阵热浪。进入21世纪以来,这样具有全国性效应的单项热点已经销声匿迹了。这也正说明中国人对着装的追求已经转向个性化、多元化。大家开始不再只是简单、盲目地追随“流行”,而是选择自己喜欢并且适合自己的衣着打扮。
拥有几件名牌衣服,如今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也不再是什么新鲜事。随着环保话题的日渐兴起,质地天然,色调、款式贴近自然的服饰越来越受青睐,各种各样的生态服装也悄然面市。仔细观察,还会发现,在款式上,中性化服饰最近几年可谓大行其道,这并非回到“衣着不分男女老少”,而是性别对衣着的决定性影响遭遇了新的挑战。
1991年的模特泳装展示。看上去,这些泳装还比较保守。摄影杨伊宁
短短30年,中国人对服装的审美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型。“只要我喜欢,没有什么不可以”的着装心态已成为当今中国人着装的中心意识。
中国人的衣柜里也五彩缤纷起来,一些女性朋友开始不得不为换季清理衣柜而感到烦恼。20世纪90年代因为工作来北京定居的陈女士感叹说:“‘一衣多季’是过去时了,现在是‘一季多衣’的时代了!你看,我现在锻炼身体有运动装,上班是正装,旅游又是休闲装。我先生的衣服也不少。柜子里塞得满满的,每回换季都得折腾。”到北京工作的最初几年,陈女士每次回农村老家都会把一些旧衣服当作“好东西”带回去,“现在农村也讲究了,旧衣服我已经拿不出手了。”
2006年,在广州迎春花市的牌楼前用手机自拍留念的少女们。她们的着装心态是:“只要我喜欢,没有什么不可以”。
中国服装新愿景
不仅如此,改革开放30年以来,整个中国服装业也发生了时代性变化。
中华全国工商联纺织服装商会副会长谭安曾这样总结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服装业的四幅扭曲面孔:“从产业地位看,不如大头针能上国家计划‘大本’的尴尬面孔;从产业形象看,在许多人眼里服装是老太太戴着老花镜就能干的低能面孔;从产品形象看,被外国人讥为上不了大雅之堂的地摊货面孔;从产业链看,消费者对所谓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仍‘心有余悸’慌恐面孔。”
如今,中国不仅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装消费国,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国。但中国并未成为服装贸易强国。如何拥有优秀的设计创意,如何创造服装的高附加值,如何打造在国际上叫得响的自有品牌,是中国服装界最近10年内最被关注的话题。
2007年7月,北京,东方新天地商场一层,路人走过一间国际名牌时装专卖店。
经过10年的发展,中国拥有了一批国际知名的服装设计师,如张肇达、郭培、梁子、罗峥等。2006年国庆节,中国设计师谢锋带着他的吉芬(Jefen)品牌,作为第一个成功登陆巴黎时装周开幕秀的中国服装品牌而备受世界瞩目。这被认为是中国设计师进军国际时装界的一个标志。法国时装工会主席DidierGrumbach先生说:“中国在经历经济起飞后,如今已经到了由一个提供低成本加工的国家向一个真正的时装大国过渡的标志性时刻。”
服装的发展往往与政治的变革、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关系。一九四九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旧的生活方式的结束,与之相关的一些文化现象也随之消失,服装则首当其冲。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北京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起步时期,工人、农民的政治经济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全市人民正全心地投入经济建设工作中。这时穿长袍、马褂和西服的人已经很少了,社会风气变成以朴素为美。
中山装从50年代.开始普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款式上也是不断的变化。在人们越来越多穿中山装的同时,人们又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人民装”。其款式的特点是:尖角翻领、单排扣和有袋盍插袋,这种款式既庄重大方,又简洁单纯,而且也是老少皆宜,当时穿人民装的年轻人很多。后来出现的“青年装”、“学生装”、“军便装”等等,都有中山装的影子。
50年代初期,苏联的服装对我们的服装影响较大,如依照列宁常穿的服装设计的列宁装,其主要特点是:大翻领、单、双排扣、斜插袋,还可以系一条腰带。主要是妇女穿着,穿一件列宁服,梳短发,给人一种整洁利落、朴素大方的感觉。
50年代中期,女式服装发展得特别快,新款式层出不穷。尤其是到了夏天,“布拉吉”(连衣裙)是最受欢迎的,因为这种服装节省材料,穿着舒适,款式变化多样,领和袖变化随意,不受任何限制。
20世纪70年代,一群刚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几乎都穿着那个时代流行的蓝色服装。
曾几何时,在几亿中国人的衣柜里,绿、蓝、黑、灰等几种颜色的衣服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当时,有西方人甚至用带有嘲讽的口气将穿着不分男女老少的中国人形容为“蚂蚁”。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门打开、观念变更,中国人重新打量自己的穿着,在自我怀疑的目光中,逐渐认同穿着打扮是没有阶级性的。中国人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
揭开“红盖头”之后
在改革开放最初的10年间,关于服装的每一个动作几乎都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有人说,是皮尔.卡丹揭开了中国服装的“红盖头”。
197.9年春天,著名的法国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应邀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了一场服装表演。这场象征着中法友谊的时装表演在当时被称为“服装观摩会”。参观“观摩会”的人员必须通过审查,座位也一律对号入座,并记录姓名。尽管皮尔.卡丹已经充分考虑了中国当时的国情,但当音乐响起,露着大腿,扭胯摆臀的外国模特还是让台下的中国观众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猛烈冲击。台上衣着的多姿多彩更是与台下的一片“革命色”形成了鲜明对比。
回望整个20世纪80年代,一度引领风骚的还有喇叭裤。这种上细下宽、把臀部绷得圆滚滚的、拉链不分男女一律开在正前方的裤子在初现中国南方时,被绝大部分国人视为“不男不女,颠倒乾坤的恶物”。当时的一首流行歌曲《艳粉街》唱道:“有一天一个长头发的大哥哥在艳粉街中走过,他的喇叭裤时髦又特别,他因此惹上了祸,被街道的大妈押送他游街……”尽管如此,却似乎没有什么可以阻止喇叭裤在中国的冒险。
198.9年底,一位波兰记者访华,在亲历中国的首都北京后他撰文写道:“几年或十几年前,北京是一个灰色的城市,有人甚至称它为‘世界的农村’,人们穿着既单调又一律……如今穿着入时、欧式打扮的姑娘,使北京的街道有一种令人应接不暇的特殊美感。”
1984年,广州第一次“美在花城”时装展销会上,一名女青年撩起模特儿的裙子里里外外看了个仔细。
“只要我喜欢,没有什么不可以”
20世纪90年代,文化衫、蝙蝠衫等还曾掀起过一阵热浪。进入21世纪以来,这样具有全国性效应的单项热点已经销声匿迹了。这也正说明中国人对着装的追求已经转向个性化、多元化。大家开始不再只是简单、盲目地追随“流行”,而是选择自己喜欢并且适合自己的衣着打扮。
拥有几件名牌衣服,如今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也不再是什么新鲜事。随着环保话题的日渐兴起,质地天然,色调、款式贴近自然的服饰越来越受青睐,各种各样的生态服装也悄然面市。仔细观察,还会发现,在款式上,中性化服饰最近几年可谓大行其道,这并非回到“衣着不分男女老少”,而是性别对衣着的决定性影响遭遇了新的挑战。
1991年的模特泳装展示。看上去,这些泳装还比较保守。摄影杨伊宁
短短30年,中国人对服装的审美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型。“只要我喜欢,没有什么不可以”的着装心态已成为当今中国人着装的中心意识。
中国人的衣柜里也五彩缤纷起来,一些女性朋友开始不得不为换季清理衣柜而感到烦恼。20世纪90年代因为工作来北京定居的陈女士感叹说:“‘一衣多季’是过去时了,现在是‘一季多衣’的时代了!你看,我现在锻炼身体有运动装,上班是正装,旅游又是休闲装。我先生的衣服也不少。柜子里塞得满满的,每回换季都得折腾。”到北京工作的最初几年,陈女士每次回农村老家都会把一些旧衣服当作“好东西”带回去,“现在农村也讲究了,旧衣服我已经拿不出手了。”
2006年,在广州迎春花市的牌楼前用手机自拍留念的少女们。她们的着装心态是:“只要我喜欢,没有什么不可以”。
中国服装新愿景
不仅如此,改革开放30年以来,整个中国服装业也发生了时代性变化。
中华全国工商联纺织服装商会副会长谭安曾这样总结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服装业的四幅扭曲面孔:“从产业地位看,不如大头针能上国家计划‘大本’的尴尬面孔;从产业形象看,在许多人眼里服装是老太太戴着老花镜就能干的低能面孔;从产品形象看,被外国人讥为上不了大雅之堂的地摊货面孔;从产业链看,消费者对所谓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仍‘心有余悸’慌恐面孔。”
如今,中国不仅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装消费国,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国。但中国并未成为服装贸易强国。如何拥有优秀的设计创意,如何创造服装的高附加值,如何打造在国际上叫得响的自有品牌,是中国服装界最近10年内最被关注的话题。
2007年7月,北京,东方新天地商场一层,路人走过一间国际名牌时装专卖店。
经过10年的发展,中国拥有了一批国际知名的服装设计师,如张肇达、郭培、梁子、罗峥等。2006年国庆节,中国设计师谢锋带着他的吉芬(Jefen)品牌,作为第一个成功登陆巴黎时装周开幕秀的中国服装品牌而备受世界瞩目。这被认为是中国设计师进军国际时装界的一个标志。法国时装工会主席DidierGrumbach先生说:“中国在经历经济起飞后,如今已经到了由一个提供低成本加工的国家向一个真正的时装大国过渡的标志性时刻。”
家在新宾呢- 帖子数 : 432
注册日期 : 14-12-19
第1页/共1页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